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

22K


看完朋友貼在FB上面,有關朱先生發表的《 22K與草莓族的關係》篇一和篇二,本人不盡同意。
第一篇 提到「萬一助理還有一個大胸部多半這老闆會收她當小三」讓我極度不爽,好好的一篇專欄,怎麼又是大胸部又是小三的呢? 關女性的胸部什麼事?又關小三什麼事?

第二篇 則是充斥著「吃大便」,一句話, 很噁心儘管大環境極差,但有目標、才能和願意身體力行的人,不會一輩子吃" "的。(恕我用空白代替)

言歸正傳,國家的教育政策方向,使得今天的台灣,人人都能唸大學,不過卻忘了愈容易得到的東西,是愈不會被珍惜的,不管程度好壞,通通都能唸大學的結果,就是大學學歷貶值,碩士學位大學化。

政府長久以來的鎖國政策,使得好的人才進不來,國內人才又不斷的外流,除了造成人才斷層,國家競爭力也倍受考驗。再者,企業、法人、甚至是教學機構則是逐漸採用約聘制僱佣方式,以降低人力資源成本、極大化獲利營餘,被壓縮、犧牲的正是這些受薪階級,試問企業社會責任何在?

再加上大眾媒體如毒品般的麻醉社會大眾,人們無法意識到自己身處危機之中,就算月領22K,造樣喝Starbucks、拿iPhone、提Gucci包、噴CHANEL香水。如此多面向、多結構的相輔相成,造就了現在的窮忙族、新貧族、赤貧階級、啃老族。

5 則留言:

  1. 跑去看了一下<22K與草莓族的關係>第一篇和第二篇也許是要用誇大的方式讓人瞭解,但很多用詞的確不當,而且我也的確覺得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好高騖遠,我曾經跟做水電的老闆聊過,他說現在他們這行業其實肯做是很有賺頭的,但他說他請不到學徒,我原本想說可能是他請學徒的價錢太低,後來一問一個月也有2萬5,像我做的工作是汽車的行業,而這個行業也慢慢的要出現斷層,沒有年輕人要學了,以前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寧願做牛,不怕沒有田可以犁,但現在是寧願是米蟲,也不要吃苦工作,也許是環境,真的讓太多人過太好,談到國家教育政策,媒體的影響,我覺得是太遙遠了,最直接做重要的還是家庭教育,正確的價值觀灌輸,像你提到的月領22K,但所做的消費都是高支出,我想最快的方法就是讓現在的年輕人知道生活的壓力,跟不靠自己努力是不行,不要讓他覺得有後盾,就像大學禮記裡所說到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,以這樣的順序才是最根本的做法,這是我的看法.人還是要靠努力,雖然努力不一定會成功,但可以知道的不努力是絕對沒辦法成功,想法一下子湧出不知不覺就打這麼多了= =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小亨利

    你能夠花時間發表意見我很開心:)
    家庭教育當然很重要,但你曾想過,如果連家庭的父母也都是一個樣子,試問如何以身作則,成為孩子的榜樣呢? 況且孩子從出生到逐漸獨立自主,能夠聽從父母的時間也不過18個年頭,再加上視廳娛樂媒體發達,小孩子成天黏在電視、電腦,連睡前都抱著智慧型手機,父母親若不稍加留意,很容易就影響身心發展尚不完全的孩子,大眾媒體己經無孔不入了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家庭教育為主,學校教育為輔,在不健全的家庭,小孩的心智成熟度不是大好就是大壞,現在很多青少年犯罪進警局,當父母到場時常常會這麼說,我家小孩很乖一定是被帶壞的,往往在深入探討時,這些父母親多半是因為工作太忙疏忽了小孩,根本不知道小孩平時在做些什麼,我倒覺得18個年頭很夠了,只要父母用心,足夠讓正確的觀念根深蒂固,你想想在你18歲時你對事非的判斷是否已經成熟,我想已經成熟了吧,那別人要你做壞事你還會去嗎?就算他們的父母都一個樣,我不相信他的朋友的父母也都一個樣,所以環境也是很重要,小孩就像一張白紙,他會不斷的吸收,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媒體已經無孔不入,父母親不多加留意是不行的,學校教育也要多加宣導,不能只重視成績,一個人品德還是最重要的

    回覆刪除
  4. To 亨利

    你9月1日記者節要遊行,你有興趣嗎

    回覆刪除
  5. 有興趣但那天我要上班>"< sorry

    回覆刪除

Powered By Blogger